携手名校共育英才——郑州大学向大余中学授牌“优质生源基地”
为推动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校际合作桥梁,近日,郑州大学授予我校“优秀生源基地”称号。廖达凡副校长代表我校接受了郑州大学所授予的“优质生源基地”牌匾。


郑州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简称郑大),坐落于河南省会郑州,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校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围绕一流大学建设中长期任务与“221”战略,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到2035年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主校区(南、北、东、西校园)、洛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学校有51个院系,118个本科专业。有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专任教师(含专职科研)4500余人。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郑州大学位列2024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57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0名。



此次授牌不仅是对我校现阶段教育教学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激励和鞭策。未来,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与郑州大学的联系,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郑州大学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生源,为余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END-
编辑 | 李 杰 初审 | 邱庆华
二审 | 刘慧媛 终审 | 张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