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寻踪 历史解码——赣州市第五片区地理学科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地理学科教研活动
春暖花开日,正是教研时。为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2025年2月20-21日,赣州市第五片区地理学科2025年第一次教研活动在我校举办。赣州市第五片区30余名地理教师齐聚在我校东风楼学术报告厅,共同观摩五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堂,见证了一场"时空交织"的教学盛宴。

课堂展示:地理为体,历史为魂

五位教师以"地理与历史学科融合"为主线,将历史脉络融入地理课堂,用时空视角重构知识体系。
《梅关古道情》
大余中学陈威老师以大余梅关古驿道为叙述脉络,通过学生分享研学路途的所见所思,分析沿途地理现象及原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联接历史,条理清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热烈。


授课现场照片


《全球气候变暖下的我们》
信丰一中曹亚琴老师,授课条理清晰,采用模拟通过丰富的历史数据引导学生绘图,感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与二氧化碳浓度,以系列史实材料、视频,引导学生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教态自然。


授课现场照片


《跨越时空的船票
——从“下南洋”看人口迁移》
信丰中学刘丹老师结合丰富的地方志文献与视频图像,设计情境探究与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下南洋的背景、路线绘制、探讨迁徙存在的困难,分析下南洋这一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设计新颖,教学环节流畅。


授课现场照片


《孔子周游列国——华北地区》
信丰二中范野冬老师导入别具匠心,利用简短又富有趣味的动画图像,构建了孔子周游列国的时空坐标系,结合古籍文献带领学生探讨华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条件。


授课现场照片


《中国的国色》
崇义中学蔡成老师教学功底扎实,结合当下热点deepseek,科技赋能,创设情境,以分组任务式讨论,从黄袍、黄金、黄土、黄土高原、黄河等中国古代突出地理历史要素,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式探究,娓娓道来。


授课现场照片



评课研讨:思维碰撞迸发火花

课后研讨中,信丰一中邱过生老师、大余中学刘立芳老师从知识融合度、素养渗透性、学生参与感三个维度,先后进行了细致的课堂点评,肯定了课堂中呈现的建立地理要素与历史事件的逻辑链条,时空综合思维、家国情怀的落地。同时,两位老师都一致认为,地理学科融合性极强,与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都存在广泛的交叉,通过学科融合可以突破传统学科的边界,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活动最后,片区教研员戴志明老师指出,五堂示范课有基本的理论支撑和一定的深度,如何更好地实现跨学科完美融合,还需要不断探索。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号召老师们今后要增强意识,培养能力,努力提高教学与教研能力,沉淀是最好的成长。

结语
当地理的经纬遇上历史的年轮,教育的土地上便生长出新的风景。这场教研证明,地理与历史的对话不仅能打破学科壁垒,更能培养学生“大时空观”。期待更多地理教师在学科融合的探索中,带领学生拓宽视野,读懂脚下的土地,让核心素养的种子在真实情境中生根发芽!

END
编辑 | 雷 蕾 初审 | 李 杰
二审 | 刘慧媛 终审 | 张祥敏

请扫码关注我们|百年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