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中学“一训三风”

怀朴寻道,守正出新

 

       “怀朴、守正”是立身之本,“寻道、出新”是发展之道。以质朴之心追求真理,以中正之德拥抱变革与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实现人格与学识的圆融境界。秉怀诚朴之心,追寻家国大道,坚守道德之正、学问之正、行事之正,探索科学真理,创新人类未来。


       尊重和传承崇高的精神,完整地引领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理解历代大师的真知卓见和笃实结论。在学习和教育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自觉、自律、自强,形成优秀的文化认知和精神品格,报效国家和社会,引导科学风尚、传播真善美。


       我们以创新作为个人和集体的价值取向,提倡实践求真、述而有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善于探索,坦然看待成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创新体系和技能体系。

 

       校风“朴素求真、至诚奋进”。与校训“怀朴寻道、守正出新”相互呼应。“怀朴”是朴素的内在体现,“寻道”则是对真理的追求,与“求真”一脉相承;“守正”包含着真诚和坚守正道的含义,“出新”则是在奋进中实现创新和突破。

 

       教风“精勤敬业、立德励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横渠四句”。一千多年来,“横渠四句”传诵不绝,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引用此话,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学风“坚韧自强、博学善思”。就如朱熹钻研经典,一生坎坷仍坚持学术探索,我们也应在学习中秉持坚韧,遇到难题多尝试、多思考,不被一时的困难击退,凭借顽强毅力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励,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通过广泛接触事物来探究天理,获取知识。《论语》讲“学而不思则罔”。当我们广泛学习后,要学会思考知识间的联系,思考知识背后的原理。

 

[校训] 怀朴寻道,守正出新

 

[校风] 朴素求真、至诚奋进

 

[教风] 精勤敬业、立德励行


[学风] 坚韧自强、博学善思

 

 

 

 


 

 

 

2025年2月24日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