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 思策研讨‍ ——赣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第八联盟体大思政教育研讨活动

 

 

群贤毕至 思策研讨‍

赣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

设第八联盟体大思政教育研讨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入推进我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进一步把红色文化理念融合进中小学思政教育,大余县教体局、崇义县教体局以及信丰教体局联合在我校开展大思政教育研讨活动。

 

 
 

群贤毕至 思策研讨‍

 

本次活动由大余县教体局副科级干部周莹主持。

 

活动伊始,我校党总支书记张祥敏对各位领导、同仁表达了欢迎。随后,张祥敏介绍了余中辉煌的历史、近几年的教学成就、新校区的建设、搬迁过程、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我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紧接着,由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解说员邱芳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红色精品课《梅山上的信念——学习陈毅坚定的理想信念》,解说员绘声绘色,用情真意切的话语让与会人员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陈毅元帅在梅山的艰辛战斗历程。在课程结尾,解说员带领与会人员齐声诵读《梅岭三章》,再一次让大家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感受到了思政课的魅力。

梅山上的信念

 
 
 
 

大余县南安中学党总支书记朱定路为此次活动带来了《让行走的思政课更有生命力》的成果汇报。朱定路认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课程。在育人过程中,要采用情景式、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紧扣活动育人。在成果汇报中,展示了我县有代表性的思政课,如青龙中学的“阳明文化进校园”,吉村中学的“非遗文化传承”等。最后,朱定路强调,要充分利用大余县的乡土文化资源,庚续红色血脉,让行走的思政课更有生命力。

 

开启新篇章

 
 
 
 

大余中学思政备课组组长李云林老师围绕思政一体化建设这一主题,结合本校实际,为大家分享了我校思政课的相关做法。李云林指出,推动思政一体化建设,要提高教师个人素养与综合能力,打通知识堵点,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其次,打破同一学校不同备课组各自为言、各自为教、各自为战的壁垒,提高教师教研和备课的质量与效率;再次,打破不同学校同一学科的界限,组建县域共同体,如我县三所高中(大余中学、新城中学、梅关中学)形成协同效益。李云林还指出,要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重要任务。

 
 
 
 

在大余县教体局周莹同志的主持下,各县与会领导、老师开展了思政一体化建设教学主题交流与研讨。崇义县教体局代表郭名良分享了本县思政课发展概况,强调人员保障、校外拓展、多方融合的务实做法。信丰县陈晖校长指出,要全员全方位讲好家乡故事,利用好本土资源,上好思政课。大余中学思政教师代表杨义福也分享了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指出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资源,将其真正融入课堂。

 
 

 

 

 

 

本次活动接近尾声,由大余中学校长李晓然带领与会领导、老师参观大余中学新校园,并合影留念。

 

END

 

编辑 | 雷    蕾      初审 | 李芬芬

二审 | 刘慧媛       终审 | 张祥敏

请扫码关注我们|百年余中

 

2024年12月16日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