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植被(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2019地理1章《植被与土壤》第植被。根据课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重点落实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识别主要植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方法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课程标准要求的植被是指天然植被本节内容植被与环境”“森林”“草原与荒漠三个标题,重点说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和如何识别主要植被。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能够说出主要的植被类型,分析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重点)

2.判断某地的植被类型和特点,归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被类型。 (重点)

3.结合实例分析植被对环境的适应性。  (难点)

课堂导入

课件呈现北方院落景观(如下图)。

思考:推测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松柏等针叶树的地理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教学内容

一、植被与环境

1.课件呈现植被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教师强调:植物植被。

2.分类:课件一边展示植被景观图片一边介绍植被的类型。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森林植被的垂直结构:结合森林植物的分层示意图,学生概括森林植被的垂直结构特征与成因。

教师小结: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4.自然环境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1)通过喜光植物与喜阴植物的特性比较光照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2)通过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植被景观的展示(如下图),说明热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3通过我给从东北到新疆植被景观的展示(如下图),说明水分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4)通过水生植物旱生植物景观与特性的比较,说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被,它们的个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

5.植被对自然环境的指示性:要求学生从身边出发举例说明植被对自然环境的指示性。

教师小结:教师通过树冠可指示风向沙柳根系发达可指示干旱环境植被茂密可指示温暖湿润环境的案列说明:植被生长对自然环境长期的依赖作用,使植物产生某些适应性与其生长的环境保持统一,使植物能够指示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因而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6.植被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作用: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植被的生态作用

教师小结: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二、森林

1.热带雨林:展示热带雨林气候资料(伊基托斯),学生概括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推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特征。

教师小结: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特点——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也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展示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料(上海),学生概括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推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特征。

教师小结: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特点——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3.落叶阔叶林:展示温带季风气候资料(北京),学生概括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推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特征。

教师小结: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且降水适宜

特点——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展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资料(雅库茨克),学生概括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推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特征。

教师小结: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特点——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其叶片呈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与荒漠

1.分布:通过世界植被分布图,指导学生指出草原与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师小结: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2.植被特征:课件呈现热带草原、温带草原、荒漠景观图,概括植被特征。

教师小结:热带草原——湿季时,草原葱绿;干季时,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荒漠——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境内,是以毛竹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下图示意生态站内三种典型植物。读图,完成12题。

1.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说明( )

A.自森林顶端到地面,气温明显降低    B.树冠越封闭,草本植物生长越旺盛

C.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强    D.垂直结构越复杂,植被种类越丰富

2.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体现出( )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植物的附生关系  植物的共生关系 植物的竞争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降尘是大气粉尘的沉积物,可以依靠重力自然沉降于地面。植物对大气降尘有很强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而植物的光合器官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植物光合器官滞尘量大小与其表面特性(形态结构、表面粗糙程度、着生角度、湿润性)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灌木光合器官外形特征。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灌木的光合器官均有退化情况,主要适应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过强 B.干旱环境    C.大风天气     D.昼夜温差大

4.图中灌木光合器官滞尘作用最弱的是( )

A.头状沙拐枣 B.梭梭       C.长穗柽柳     D.刚毛柽柳

5.沙漠腹地单株灌木光合器官滞尘量远大于绿洲内部,原因是沙漠腹地( )

A.风力更弱 B.植被茂盛   C.人类活动少 D.大气降尘多

6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天然植被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工植被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图中其他类型的植被相比,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有哪些?

(3)指出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是枝叶退化为______,主要是适应______________的环境。

(4)甲、丁两类植被的显著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1题,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弱,森林高度不足以使得气温变化过大,AC选项错误,树冠越封闭,到达地表附近光照越弱,草本植物越稀少,B项错误,垂直结构越复杂,植被种类越丰富,D项正确。第2题,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体现了植物的竞争关系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附生和共生的关系,②③错误,故选B

3.B 4.A 5.D

解析3题,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土壤中水分缺乏,因此植被的光合器官退化,以减少蒸腾作用造成的水分丧失,B正确;光照过强、大风天气、昼夜温差大符合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但与植物光合器官退化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头状沙拐枣的光合器官退化最为明显,小且稀少,梭梭、长穗柽柳和刚毛柽柳光合器官退化均不如头状沙拐枣明显,因此头状沙拐枣光合器官滞尘作用最弱,A正确。第5题,沙漠腹地整体植被稀少,风沙天气多,因此单株灌木光合器官滞尘量大,而绿洲地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降尘较少,使得单株灌木光合器官滞尘量小,D正确;沙漠腹地风力较强,植被更稀疏,AB错误;人类活动少与单株灌木光合器官滞尘量关系不大,C错误。

6.答案:(1)乙 丙 甲 丁

(2)四季开花;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现象。

(3)针状 干旱寒冷

(4)秋冬季落叶 四季常绿

解析(1)题,读图可知,乙为热带雨林,丙为亚寒带针叶林,都属于天然植被;甲为苹果树,丁为柑橘树,都属于人工植被。第(2)题,乙为热带雨林,可四季开花;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现象。第(3)题,丙为亚寒带针叶林。树叶退化为针状,以抗寒、抗旱。第(4)题,甲为苹果树,属于落叶阔叶林;丁为柑橘树,属于常绿阔叶林。显著区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落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分层练习

2023年11月16日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