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能力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等方法辨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及其溶液的组成等。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能正确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会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因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难点】
1. 强、弱电解质的划分;
2. 感悟化学的微粒观、平衡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教法、学法
自主预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
四、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预习任务】下列物质:
①石墨 ②BaSO4 ③稀盐酸 ④CO2 ⑤CaO
⑥NaCl ⑦硫酸 ⑧熔融KCl ⑨酒精 ⑩ 醋酸 ⑪ NaCl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⑤⑥⑦⑧⑩ ④⑨
课堂学习
学习任务一: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学生活动一】探究实验1
根据你的经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导电能力及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有差别?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参考课本【实验3-1】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酸 |
0.1 mol·L-1盐酸 |
0.1 mol·L-1醋酸 |
pH |
1 |
>1 |
导电能力 |
强 |
弱 |
与活泼金属反应 |
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
缓慢反应,产生气泡 |
【交流·讨论】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小组同学展开讨论。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c(H+)相同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什么有关?为什么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答案】1.实验表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的pH、导电能力及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都有差别,这说明两种酸中H+浓度是不同的。
2.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盐酸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醋酸部分电离,离子浓度小,故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
3.HCl和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同。
【活动小结】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物质类别
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中并不都是全部电离的,在电离程度上有 之分。能够 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反之称为弱电解质。
【答案】强、弱 完全电离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
强电解质: (填写物质的类别,下同);
弱电解质: 。
【答案】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弱酸、弱碱、水、极少数盐
【巩固·评价】1. 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①NaOH ②NH3·H2O ③MgCl2 ④醋酸 ⑤NaHCO3
【答案】①③⑤
学习任务二: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生活动二】探究实验2
用两只烧杯分别取0.1 mol·L-1盐酸和醋酸各10 ml,向盛有盐酸的烧杯内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在盛有醋酸的烧杯内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搅拌,分别测量混合液的pH。
【交流·讨论】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小组同学展开讨论。
1. 与探究实验1的pH相比较有无变化?若有变化,请分析pH变化的原因。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盐酸pH几乎无变化,醋酸pH明显增大。原因是醋酸中H+浓度减小
结论:醋酸的电离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学生活动三】
1. 请思考将冰醋酸加入水中,各种粒子的浓度会发生如何的变化?根据你的理解,尝试画出v-t图像。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提示】
2. 阅读教材,结合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思考什么是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 和 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状态。
【答案】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 电离平衡
【引导思考】
1. 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那么电离平衡状态有何特征?
2. 类比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预测电离平衡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温度、浓度等
【学生活动四】
与其他化学平衡一样,当浓度、温度等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已知CH3COOHCH3COO− + H+ ΔH>0,分析改变下列条件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讨论并完成表格。
条件改变 |
平衡移动方向 |
n(H+) |
c(H+) |
电离程度 |
加水 |
向右移动 |
增大 |
减小 |
增大 |
升高温度 |
向右移动 |
增大 |
增大 |
增大 |
通HCl |
向左移动 |
增大 |
增大 |
减小 |
加少量CH3COONa(s) |
向左移动 |
减小 |
减小 |
减小 |
加少量NaOH(s) |
向右移动 |
减小 |
减小 |
增大 |
【归纳小结】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性。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溶液的浓度、温度等。
溶液越稀,离子结合成分子机会越小,越有利于电离 |
|
温度 |
电解质电离要断键,即电离是吸热的,故升温促进电离 |
同离子效应 |
即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则能抑制电离 |
化学反应 |
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则能促进电离 |
我的收获
诊断练习
1. 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答案】B
2. 向稀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请判断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加入的物质 |
NH4Cl |
NH3 |
NaOH |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
|
|
|
【答案】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3. 向10 ml氨水中加入蒸馏水,将其稀释到1L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 B. 增大
C. NH4+的数目增多 D. 增大
【答案】B
五、板书设计
3.1.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醋酸的电离:CH3COOHCH3COO− + H+ 2.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状态 3.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 4.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等 |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