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学习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矛盾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及衬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场面描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刺秦的荆轲、击筑的高渐离、不食周粟的伯夷、勇于自荐的毛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临危不惧的象征。

一袭青衣、三尺长剑,涉过了燕赵的水,翻过了秦晋的山。荆轲带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燕赵的英雄。

复习回顾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荆轲被斩  

  • 讲授新课

1、分角色朗读第3段“求取信物”

让学生从荆轲三问樊於期的对话中以及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总结两人的性格,体会荆轲的形象——义勇。

荆轲三问樊於期

将奈何?可谓深矣  动之以情

何如?解患报仇   晓之以理

将军岂有意乎?把袖揕胸  告之以谋

探究形象

荆轲       果敢勇决  擅长辞令

樊於期     义勇刚烈  热肚直肠 (正衬)

积累词句

顾不知计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轻微的转折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泪。  古今异义

为之奈何?            疑问句   奈何,如何,怎样。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见”表被动。

2、分角色朗读第8段“怒斥太子”

通过对比得出荆轲形象——智勇。

荆轲,刚直不阿,秉性刚烈;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反衬)

3、朗读第9段“易水送别”,先单读,再齐读、背诵

分析场面描写,利用多媒体体会荆轲的易水歌,插入微课讲解蒙太奇手法,探究荆轲形象——无畏、义勇。

场面描写

1.抓住特点  “ 白衣冠”         

2.突出重点    重点写荆轲;重点写慷慨悲歌       

3.顾及全面   “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音乐描写

由凄凉到悲壮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易水诀别”一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境头(“皆白衣冠以送之”)、特写境头(“既祖,取道”)、 全景境头(“士皆垂泪而泣”)、 特写境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可谓匠心独运。

这样写既可突出中心人物,又能顾及全面,便于渲染悲壮气氛。

易水送别表现荆轲怎样的性格特征?

不怕牺牲  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关键词法背诵  太子及宾客——高渐离——荆轲——士——歌——士——荆轲

积累词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知其事之宾客”

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白衣,戴白帽,名→动

发尽上指冠                 上,向上, →状

终已不顾                   回头

4、自由朗读“廷刺秦王”

探究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手法,以及其他人物衬托出荆轲的形象——神勇、义勇。

问题:

行刺这一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这一场面?请大家仔细阅读13-18段,讨论回答。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  秦王“惊—引—起—拔—走—击”

a.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语言、神态描写,生动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间接描写,反面衬托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秦王“目眩良久”,衬托荆轲的威武壮烈。

积累词句

群臣怪之                 怪,以……为怪,意动用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事所以不成者            所以,……的原因。

  • 课堂小结

——行刺缘起           

行刺准备             

廷刺秦王                

荆轲被刺  

荆轲的形象?大智、大勇、大义

  • 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1. ③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D项,①表现离别时的苍凉,凄婉;②是侧面描写;④秦王的行动。所以选D。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 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 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 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B项,蒙嘉是因受贿为别人说好话。所以选B。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答案】(1)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内情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给他送行)(2)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关键词句有:定语后置句、衣冠、以、送;假借、两个“使”,状语后置句)

五、布置作业

在你眼中,荆轲是怎样一个人?你认为荆轲应该刺秦王吗?“刺秦”是进步还是落后?如何看待“刺秦”这一事件呢?请以“我眼中的荆轲”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 板书设计

                             太子丹

       

                              

                              

           正衬义勇                     反衬义勇

樊於期                      荆轲                       秦王

                                 

                                 

                                 

                                 

                       

 

2023年11月16日 09:00